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_成人在线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五月_最大胆裸体人体牲交

微信博客 加入收藏聯(lián)系信箱我要投稿
首頁 聶輝華 我的作品 教學研究 聶輝華博客 出版物 視頻 聯(lián)系方式

文科大學的特殊時代使命

時間:2017-10-04 19:26,來源:白鯊在線


 
文/聶輝華
 
    摘要:人民大學跌宕起伏的歷史折射出一些不容回避的問題:大學如何響應時代使命而又不被政治風潮所裹挾?大學應該如何為社會貢獻獨特價值?象人大這樣的文科學校,在技術革命的今天如何找準定位?
 
    極少有一所大學象中國人民大學這樣,其使命和命運緊緊地與國家捆綁在一起。人民大學的歷史從她誕生那天起,就是一部濃縮的國運史。1937年,中共中央設立陜北公學,這是人民大學的始祖。陜北公學是在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和國共第二次合作的時代背景下成立的,其使命就是為救亡圖存培養(yǎng)高級人才。用毛澤東在陜北公學成立典禮上的講話來說,“中國不會亡,因為有陜公”。1950年,新中國建國伊始,百廢待興,中國亟需按照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培養(yǎng)一大批國家干部,于是成立了中國人民大學。在開學典禮上,劉少奇開宗明義地說:“(這)是我們新中國辦起來的第一個新型大學,中國將來的許多大學都要學習中國人民大學的經驗,按照中國人民大學的樣子來辦。”
    在一個泛政治化的社會里,一個組織一旦刻上了政治的烙印,它的命運便不再屬于它自己。“文化大革命”開始后,人民大學因為特殊的政治關聯(lián)而處于風云飄搖之中,1970年竟被解散。“文革”結束后,國民經濟一片凋零,國家亟需大批經濟建設人才。1977年,鄧小平批準人民大學復校,并且明確指出,“人民大學是要辦的,主要培養(yǎng)財貿、經濟管理干部和馬列主義理論工作者。”從此,人大從過去的“第二黨校”變成中國高級財經人才的主要培養(yǎng)基地。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可惜往事如煙。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大處于鼎盛時期,位居“人北清師”四大名校之首,此后再無如此輝煌地位,可謂“興也政治,衰也政治”。
    人民大學跌宕起伏的歷史折射出一些不容回避的問題:大學如何響應時代使命而又不被政治風潮所裹挾?大學應該如何為社會貢獻獨特價值?象人大這樣的文科學校,在技術革命的今天如何找準定位?
    首先,在一個泛政治化的社會里,任何賦予了政治屬性的組織都不可能不受到政治風潮的影響。在這個意義上,討論“學術自由”和“大學自治”只是一廂情愿的浪漫想法。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大學過于依賴政治資源,即便短期內能夠快速實現(xiàn)發(fā)展目標,長期中也難以躲避政治沖擊,甚至失去自生能力。一所大學要實現(xiàn)長期發(fā)展,關鍵是找到一條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獨特渠道。在我看來,這條渠道主要就是以高水平的學術研究和教育質量來推動和引領時代變革。政治關聯(lián)往往是短暫的,而學術和學生是常青的。如果人民大學在成立之初,不僅能夠培訓大批干部,而且能夠提出一套“從革命到治理”的理論體系,從而為執(zhí)政黨在新中國建設時期提供國家治理的智力支持,那么她才真正體現(xiàn)了“第一個新型大學”的標本意義,即便解散也能將自己的生命延續(xù)在全國其它大學身上。畢竟,大學的比較優(yōu)勢不是參與政治,而是在不違背政治原則的前提下貢獻知識和培養(yǎng)人才。
    其次,在技術革命日新月異和社會思潮此起彼伏的今天,文科大學承擔著特殊的時代使命。當今社會有兩大特征,一是技術革命洶涌澎湃,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新技術結合互聯(lián)網(wǎng)撲面而來,以至于以前在好萊塢大片中才能看到的科學倫理問題、社會秩序問題乃至人類消亡問題已經開始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技術本身解決不了這些問題,而且有時技術本身就是問題。要讓技術造福人類而非戕害人類,就必須依靠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規(guī)范其發(fā)展方向和使用邊界。技術只能實現(xiàn)工具理性,而人文才能實現(xiàn)價值理性。因此,科學技術越是發(fā)達,人文社科就越是重要。
    第二個特征,當今社會是各種思潮洶涌澎湃的社會,中國自身面臨的諸多政治經濟社會問題呼喚著一個大改革時代的來臨。技術進步加快、信息無限增加、社會關聯(lián)緊密,導致局部問題全局化、國內問題國際化,此時任何系統(tǒng)性的改革都需要集思廣益,并且在不同階層和利益群體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只有解決了各種理念、信仰和文明的沖突,才能實現(xiàn)系統(tǒng)性的改革。因此,缺乏對人性深刻洞察的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大改革不可能成功。
    人民大學作為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的一面旗幟,又曾經歷了關聯(lián)國運的波瀾起伏,因此在這個技術革命和大改革的時代,人民大學應該承擔特殊的歷史使命。毫無疑問,人民大學面臨著良好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zhàn)。今年是人民大學80周年校慶,人民大學不僅需要回顧輝煌的歷史,更要反思自己的價值貢獻,并前瞻新時期的特殊使命,才能真正實現(xiàn)“永遠站在時代前列”的地位。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國家發(fā)展與戰(zhàn)略研究院副院長。本文經刪改后,以《科技越發(fā)達,人文社科越重要》為題,發(fā)表于《新京報》人大校慶專輯,2017年9月29日,全文鏈接http://www.bjnews.com.cn/feature/2017/09/29/459700.html。推薦大家閱讀發(fā)表版。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