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以為,好的讀書筆記首先要讓自己幾乎不用閱讀原文就可以掌握大致內(nèi)容。對于經(jīng)濟學論文的讀書筆記而言,好的讀書筆記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我們提供了一個參考結構,并以Hart-Moore(1986)為主要樣本或范例。對于讀者而言,樣本的內(nèi)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提供一個直觀的理解。
1、寫作動力(motivation)
讀書筆記開頭就應該明確地交代本文的寫作背景或者寫作目的,即本文是為了解決什么理論問題或解釋現(xiàn)實問題的。通常的做法,就是簡要交代一下文章所follow的理論線索。這部分的內(nèi)容單單依靠原文的綜述怕是不夠,需要作者自己整理。
樣本
本文建基于交易費用經(jīng)濟學關于不完全契約環(huán)境下專用性投資導致敲竹杠的問題的理論(Klein et al, 1978; Williamson, 1975, 1985)。但是令Hart等人不滿的是,為什么縱向一體化一定會導致交易費用的減少?區(qū)別企業(yè)和市場關系的根本要素是什么?換言之,縱向一體化雖然產(chǎn)生了所有權的收益,那么其成本是什么?這正是本文的題目。
2、主要觀點(main arguments)
最好用簡短的幾句話概括一下原文的主要觀點,這些觀點一般體現(xiàn)為核心命題,通常在introduction或concluding remark中就有。
樣本
本文將企業(yè)定義為一組資產(chǎn)(assets),認為由于高昂的締約成本導致當事人締結的契約是不完全的,所有權就是對剩余控制權(rights of residual control)的購買。剩余控制權的不同配置,從而企業(yè)內(nèi)部產(chǎn)權結構的安排以及邊界的變化,會帶來收益(強化所有者進行專用性投資的激勵)和相應的成本(弱化非所有者的投資激勵)。最佳的所有權結構應當最小化剩余控制權帶來的激勵扭曲程度,通常應該將所有權配置給投資重要的一方。
3、主要模型或分析框架(framework)
可以包括兩部分:對模型基本假設的介紹,以及基本模型以及相應命題。因為每一個觀點的得出,都離不開具體的環(huán)境,所以需要了解最重要的幾個假設。為了加深理解,了解模型的基本框架也是很重要的。
樣本1
本文首先是“定義”了企業(yè),再“證明”企業(yè)的邊界。這一定義包括三個核心假設:不區(qū)分沒有資產(chǎn)的雇員和外部承包商(outside contractor);一體化不改變雙方的信息結構,只是轉(zhuǎn)移而非消除了機會主義行為[①];再談判無成本,從而避免無效的“科斯定理”。
樣本2
若干假設(省略)。社會福利函數(shù)為:
FOC(社會最優(yōu)):
個人目標函數(shù)為:
FOC(納什均衡):
因此容易得到命題1:任何產(chǎn)權結構下都存在投資不足。
圖片地址http://www.pinggu.org/bbs/dispbbs.asp?boardID=8&ID=19287&page=1
4、思考或擴展
這是讀書筆記的實質(zhì)性部分,可以總結一下原文可能的擴展方向,或者展望一下未來可能的研究課題。如果對文章理解較深刻,最好自己能對文章提出一些批評,或者指出其瑕疵。實際上,這才是寫讀書筆記最重要的目的或收獲。
樣本
我認為作者沒有繼續(xù)深入分析所有權和通道之間的關系。其一,既然“關鍵資源”包括物質(zhì)資產(chǎn),那么就很難將所有權與通道截然分開;其二,既然所有權對通道有擠出效應,那么為什么現(xiàn)實中很多企業(yè)的所有者也與雇員一樣參與生產(chǎn)活動而不是保持“外部人”角色?或許,所有權是通道管理的基礎?
5、參考文獻
可以列出與主題有關的主要參考文獻,以便今后查詢,也方便別人“按圖索驥”。
發(fā)布在人大經(jīng)濟論壇制度經(jīng)濟學版面http://www.pinggu.org/bbs/list.asp?boardid=8
[①] 作者認為TCE將一體化等同于完全契約的功能,但是后來威廉姆森(尤其是1991)深化了TCE對官僚成本的分析,從而從另一個角度刻畫了“所有權的成本”。